文献资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WDRI 西部发展研究院 -> 文献资料 -> 正文

各炒一盘菜 共办一桌席 凝聚合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3-04-26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为进一步了解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乡村建设经验做法,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史长智副秘书长带队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同仁市曲库乎乡江龙农业村等8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省州市乡干部座谈会,详细了解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积累的经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议,力求为全省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提供参考。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做法成效

同仁市辖3镇8乡8个社区72个行政村,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土、回、撒拉、保安、蒙古等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九成。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同仁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大要求,以吴晓军省长调研同仁市乡村建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于2022年启动建设首批乡村建设示范村,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相继实施了隆务镇措玉等8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和瓜什则乡尕什加等4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初步形成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闯出了一条具有同仁特色乡村建设新路子。主要特点是:

(一)紧盯责任落实,构建上下贯通、畅通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协调到位、分级负责、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州市两级党委政府把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同仁市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及任务分工清单,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实行县级领导联乡包干制度,四大班子领导现场指挥、每周调度。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上下齐心、左右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凝聚起了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特别在发挥乡村两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方面,同仁市委市政府充分放权,压责于乡村一线,乡村两级主动作为,共同组建工作专班,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与群众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有事商量着办,有情况及时反映,既增进了干群关系,又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比如,曲库乎乡瓜什则村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乡长任双组长,乡级联点领导任副组长,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群众代表等18人组成的乡村建设示范村工作专班,制定任务、责任、措施三张清单,逐人联户联项目,白天进户晚上会商,主动放弃节假日,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攻克堵点难点问题,为乡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奠定了基础。

(二)坚持系统谋划,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因地制宜、科学编制符合实际的建设规划,实现了生产生活的合理布局、建设过程的依规有序。市乡两级高度重视规划工作,紧紧抓住美丽城镇省部共建机遇,依托住建部资源优势,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乡村规划。根据乡村发展演变趋势,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民居分布、自然景观、原始风貌和文化传承等综合因素,按照聚集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易地搬迁等类型,编制完成了19个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做到了一张蓝图干到底,有效发挥了村庄规划指导约束作用,确保各项建设依规有序开展。比如,保安镇城内城外两村建立了本土乡贤人才库,结合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委托陕西省中晟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村庄规划,重点突出传统村落保护和古迹修缮,在总规的引领下编制了7个子方案,先后召开6次座谈会,征求了本土人才和村民意见建议,使规划更好地体现了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乡土气息,一进村就被独特的乡村特色所吸引。

(三)强化项目集成,统一协调部门资源力量,统筹整合各类资金项目,产生了集聚放大效应、提升了整体效果。坚持“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原则,用足用活乡村建设各项政策。从市级层面将涉及住建、乡村振兴、水利、交通、环保、农牧、文旅、电力等部门的乡村振兴试点、给水排水、道路提升、电网改造、厕所革命、传统村落保护、农房改造、村庄美化绿化、数字乡镇、快递物流等资金全部整合,8个村村均落实各类项目20余项、投入资金达3000余万元,有效放大了资金聚合效应。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编制完成了56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方案,充实项目库,涉及资金达2.3亿元,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比如,曲库乎乡江龙农业村在建设前期,由县乡村三级组成专项工作组,依法依规收回了285亩乱占废弃村集体土地,为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腾出了很大空间。在此基础上,根据村庄建设需求列出项目清单,将9个行业部门15个子项目涉及的2600余万元资金捆绑在一起,按照缺什么、建什么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彻底解决了无地建设、无钱建设问题。

(四)把握乡村特点,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民居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将现代生活设施与传统建筑工艺融为一体,凸显了古朴厚重的乡村风貌。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保留乡村原始风貌和乡土气息,一村一方案、一村一特色,有效防止了“千村一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对2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集中连片保护,全部实现村道硬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村庄整体风貌得到显著提升。8个村坚持“先易后难、先地下后地上、先里面后外面”的施工原则,排出项目建设优先序,从源头上解决了反复开挖、重复建设问题。在房屋建设、墙体改造过程中,选择传统的“草泥抹墙”施工方式,就地取材、修旧如旧,降低了建设成本,减轻了群众自筹负担。比如,保安镇城外村把敷设地下管网作为最基础性工程来抓,针对巷道窄、施工作业面小,在不破坏传统村落布局和民居的前提下,经过多方论证,最终选择利用一个沟道分层实施雨污分流、电线入地项目,最大限度利用了地下空间、降低了建设成本,深受村民欢迎。

(五)注重产业支撑,在乡村建设中合理布局产业空间、产业形态,使乡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一地两创三促四园五带”农牧业发展格局,引导各乡镇村社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业等绿色产业,稳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乡村经济新的增长极。比如,扎毛乡扎毛村立足背靠麦秀林场、面朝扎毛水库的良好生态资源,实施芊桑别院乡村旅游项目,引导农牧民发展油菜、小杂粮种植和马鹿、犏牛等特色养殖产业。特色作物面积较项目实施前增加了200亩,养殖马鹿96头、牦犏牛400余头、藏羊500余只;吸引22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230名本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翻了近一倍。

(六)发挥群众作用,秉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引导群众充分参与、深度参与,激发了乡村建设的强大活力。在实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尊重农牧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全面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和自下而上实施机制,乡村建什么、怎么建,让村民说了算。在编制乡村规划时,乡镇党委政府组织规划编制专业人员驻村蹲点,通过入户调研、问卷调查、会议讨论等方式,充分了解村民真实想法和诉求,注重吸纳具有规划知识、了解农村实际、熟悉乡村文化的村民或在外同乡参与规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入户道路、入院管道、户厕改造、庭院绿化、农房改造等权属边界清晰的户属设施项目,由农民自主开展建设。对村基础设施和小型公益设施项目,采取以工代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在项目管护中,积极推进党员责任区、街巷长制、文明户评选、设置公益岗位等形式,负责日常巡查、保洁、小修小补等,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比如,双朋西乡双朋西村实施乡村建设项目时,将浆砌工、砖瓦工、木匠、机械驾驶员等本土人才推荐至各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吸纳当地脱贫户当小工,近40余名劳动力在建设自己家园中实现就业,人均收入达1.2万元。再比如,隆务镇措玉村探索“组织部门主导、特邀顾问指导、技术人才帮扶、驻村队员传授、村民参与发展”的乡村建设模式,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青少年儿童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带动了家人、影响了村民、感染了干部,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的活力。

(七)突出共建共治,把乡村建设过程中凝聚的思想共识、淳朴民风、管理经验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治理基础。同仁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建设,深化拓展“一核三治”黄南模式,编制村级组织自治事项清单、村级组织协助政府工作清单、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乡村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坚持村民自治,修订完善了72个村《村规民约》和36座寺院《寺规僧约》,健全80个村社“一约四会”,积极推行“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坚持德治为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乡镇实践所、80个村社实践站挂牌运行,有形有感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依法治村,建成市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92个,村社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每月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集中宣讲,村民遇事找法、依法办事意识显著增强。巩固发展“枫桥经验”同仁实践,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持续推进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乡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比如,保安镇城内村建立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一双双眼睛”24小时盯住重点部位,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小偷小摸等违法乱纪行为“尽收眼底”,村庄治安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再比如,年都乎乡录合相村采用“党建引领+巷道长制+网格化服务”模式,推选党员、退休老干部和村民代表为巷道长,设立巷道长管理公示牌,落实卫生整治日检查、周通报、月考评制度,让巷道长参与精神文明户评比打分,形成了人人争创文明户的良好氛围。

二、经验启示

同仁市乡村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特别是在资源要素统筹整合、项目组织实施、传统村落风貌控制和保护等方面有特色、有亮点,探索出了值得全省学习借鉴的好做法。之所以做得好、做得实、做得有成效,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深切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和借鉴。

第一,领导用心、干部用力是乡村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乡村建设是一篇事关民生福祉和乡村长远发展的大文章,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决不能简单而为、草率应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把方方面面的资源力量整合起来、凝聚起来,用好真功苦功,下足绣花功夫。在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同仁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了“主心骨”作用,主要领导决心大、基层干部干劲足、农牧民激情高。市委书记市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感染着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许多以前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刮起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乡村建设的新风。全省各地在推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领导带头、靠前指挥,建立高效通畅的组织指挥协调体系,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身心投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才能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有效凝聚起来,打造出高质量、有品位、有内涵的美丽乡村。

第二,集成资源、整合资金是乡村建设效果显现的关键所在。推进乡村建设,乡村两级干部和村民最关心的是钱从哪里来。长期以来,由于部门资金条块分割,与乡村建设相关的资金项目分散于多个部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各自为阵、相互制约和“撒胡椒面”的现象。同仁市委市政府树立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再苦再难也要干、不到黄河心不甘的理念,打破行业部门利益藩篱,打破专项资金分配条块分割,没有政策制定政策,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项目村一经确定,所有涉农资金集中投入,握指成拳,增强了资金集中度和项目布局契合度,有效避免了各吹各的号、各喊各的调。全省各地在推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资金项目的整合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有利于统筹整合的体制机制,积极打破部门条块的藩篱,下好一盘棋,打好整体仗,在涉及政策衔接的相关问题上要善于加强沟通协调,不能一味讲政策限制“不能干”,而是要想“怎么才能干成”,更好实现资源整合、集聚放大的整体效应。

第三,系统谋划、科学规划是乡村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前提。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基础条件等多种因素,没有规划势必无序建设。同仁市把规划作为乡村建设的必要前置条件,在尊重农牧民意愿的基础上,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注重传承历史记忆和乡村烟火气,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模式。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在保留原生态村居风貌中植入现代元素,既描红又留白,打造出了一村一幅画、一乡一天地的“富春山居图”。全省各地在推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决不能贪大求洋、简单移植、盲目蛮干,要把科学合理编制规划作为先导,充分尊重乡村建设规律,坚持因地制宜,体现当地风貌特点,规划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而要一以贯之,一步一个脚印抓好推进实施,真正把所要建设的乡村打造成让人眼前一亮、流连忘返的精品村落。

第四,人民主体、群众参与是乡村建设彰显活力的内在基础。乡村建设说到底是为了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农民而建”始终是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乡村建设得好不好最终要由农牧民群众来评判。与此同时,广大农牧民群众中有不少人熟悉村庄发展变迁的历程,熟知民俗民风民间文化,也有众多的能工巧匠,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作用、汲取群众智慧是乡村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同仁市始终秉持乡村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思路,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老党员、老干部、土专家、在外知名人士参与乡村规划建设,广泛汲取群众聪明才智,最大限度激发了群众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干部干、群众看的尴尬局面,处处洋溢着感恩奋进的浓郁气息。全省各地在推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精准地了解民意民愿,规划编制要听取群众意见,建设方案要征得农民的认可,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民居改造要集聚大家的智慧,要坚持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决不能一个模式套到底。要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投工投劳,最大限度施惠于民。要善于发挥村庄建设能工巧匠的作用,因地制宜利用传统建筑工艺、建筑材料改造院落围墙、村庄小道、花木围栏,减少建设成本,真正把建设资金用到紧要处、花在刀刃上。要把乡村建设中激发的群众热情引导到建成后的基础设施维护运行、村庄环境卫生保持等方面上来,为构建常态长效的乡村治理机制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撑。

三、问题不足

调研中发现,同仁市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项目储备不足。2022年同仁市首次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行业部门项目储备不足,前期工作不充分,一些乡村建设项目无投资来源,部分项目投资量少。储备的项目精准度不高,申报落实难,许多项目未纳当年全市项目计划盘子,影响了建设进程。比如,中央和省级在乡村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有限,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技术要求高,纳入国家项目库的通过率低,下达指标有限,无法满足乡村环境治理和保护需求。

(二)部分村庄规划指导不够到位。目前,全市只有19个村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占总行政村的26%。有些村庄规划编制时间较早,普遍存在行业部门间衔接不充分、内容欠缺、深度不够、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无法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加之县乡两级缺乏专业规划人才,致使个别村庄规划没有体现自然现状、民族文化、建筑风貌等特色,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缺乏标准化现代化引领,村庄建设处于低水平投入,实施效果难以保障。

(三)乡村建设要素保障缺乏长效机制。乡村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建设资金主要靠中央、省级财政资金解决,社会资本和农牧民投入少,缺乏可持续的长效投入机制。乡村建设项目用地多以集体建设用地为主,规划建设用地指标较少,乡村建设用地面临不能用、不能建、不能硬化等突出难题。比如,双朋西村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利用原有机耕道进行道路硬化后,土地卫片执法反馈其存在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乡村建设项目无法正常推进。

(四)村庄基础设施补短板任务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乡村建设中群众最期盼的项目。部分行政村地域广、面积大、自然村多、人口居住分散,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成本高,实现全覆盖难度大;加之已建成的户用水厕增加了新的供水需求,对一些村原有的人饮工程带来挑战。早期建成的乡村道路标准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随着国家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补助政策的调整,建设需求与资金保障之间的矛盾突出。一些偏远村庄、自然村落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缺乏、转运距离远、处置成本高。村庄基础设施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现象,垃圾、污水、道路等设施无管护运行经费,无专职管理人员,无长效管理制度,影响效益发挥。

四、对策建议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因地制宜、久久为功。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逐步让农牧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为此,我们建议:

(一)坚持分类滚动推进。按照《青海省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结合村庄评估结果,综合考虑村庄区域位置、经济条件、发展趋势等因素,按照美丽宜居型、整治提升型、基本整洁型3种类型,坚持先易后难,集中优势资源,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稳扎稳打、分年度滚动推进建设,防止全面“铺摊子”。特别是对符合自然灾害、生态移民政策的搬迁村,或人口流失严重的空心村,重在保持环境整洁,设施运行稳定,不再纳入建设范围,避免政策重复或落空,防止“有村无民”造成浪费。

(二)持续强化资金整合。目前,乡村建设中专项资金重复设置、多头管理、投向交叉等问题依然突出,给乡村集中建设带来诸多不利。省级各行业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按照省政府关于《2023年度重点领域财政专项统筹整合实施方案》的要求,打破专项资金分配条块分割,通过调整资金渠道、项目整合归并、统筹中央专项等方式扎实推进整合,推进财政资源合理配套,集中力量办大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目标。为此,建议省级层面由财政、住建、乡村振兴等部门牵头,上年10月前提出下年乡村建设计划及规模,结合预算编制,提早协调相关部门统筹整合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及时切块下达到县。县级政府建立乡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协调机制,根据各村建设需求,对预算编制、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问题集中研究,提高统筹整合的深度和质量。有序引导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资金向项目村倾斜。建立竞争性分配机制,强化相关政策和支出项目预算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安排挂钩,增强正向激励作用。

(三)高标准编制村庄规划。规划是引导乡村科学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施工图,只有有了村庄规划,乡村建设才有章法。建议各县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立足需求,分期分批,从容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提升规划深度和实用性。村庄规划要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因地制宜界定乡村建设范围,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用地。要尊重村庄现状和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加大对现有村庄形态、建筑风貌、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等保护利用,留住村庄的乡情味,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

(四)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建议县级政府依据村庄规划,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提前一至两年储备乡村建设项目,优先纳入、优先安排群众需求强烈、短板突出、兼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项目,标准可高可低,但不能有缺项漏项,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群众享受一个。要结合实际制定建设项目“负面清单”,优化项目实施流程,小型村庄建设项目可按规定实行简易审批手续,农民投资投劳项目可以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推进建设。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保障乡村建设项目合理用地需求。优化用地审批流程,探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严格规范乡村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建房。扎实推进道路、供排水、网络、清洁能源、快递等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实施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在有条件的中心村配套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等设施。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加快补齐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水平。

(五)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了,乡村才能留得住人、才能成为农牧民安居乐业的家园,从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重要指示。建议持续加大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立足县域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带动作用,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要坚持龙头带动,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状况,提出扶持一二三产融合主体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推动形成龙头带动、规模适度、多方融合发展的生产经营业态。要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有条件的村将农村田园风光、农耕文明与自然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构建“农业+文创+旅游+养老”的发展模式,培育“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的休闲业态,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六)加强基础设施运维管护。乡村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建议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尽快制定出台我省相关政策文件和实施细则,明确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建立明晰的管护责任制度。在安排建设资金的同时,充分考虑村庄各类设施管理维护所需资金,切实解决有钱建、无钱管的问题。大力推行门前三包、受益农民认领、组建使用者协会等运行模式,引导农牧民参与管护。探索完善使用者付费制度,合理确定收费标准,逐步实现城乡同网同质同价。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化企业参与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农村物业管理新模式。

(七)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农牧民是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搞乡村建设关键要把农民发动起来。建议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党组织履行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职责,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精准划分政府与农民的权力边界,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政府要发挥好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公共设施建设等作用。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多听群众意见,照顾群众感受,农牧民期盼的抓紧干,农牧民愿意的带着干,农牧民不愿意的先放一放,农牧民应该干的事、能干的事就交给农牧民去干,不代替农牧民选择,严禁违背农牧民意愿大拆大建。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尊重规律,紧密结合实际谋划和推进,坚决防止和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坚决维护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调研组:

史长智 省政府副秘书长

李生平 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六处处长

王章军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处处长

葛岩清 省乡村振兴局易地处处长

沈金德 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六处干部

万博全站(Manbetx)官方网站 - 综合赛事平台 © 版权所有

Baidu
sogou